死屋
死屋

《古拉格群岛》前传,俄国流放制度的溯源之作!☉编辑推荐☆本书作者丹尼尔·比尔运用19世纪的新闻报道、官方报告和俄国小说,为读者呈现出了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残酷性及其囚犯悲剧性又鼓舞人心的命运。☆近代俄国史上诸多大人物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宁都有流放西伯利亚经历,流放制度如何塑造近代俄罗斯民族的心灵以及影响俄国历史的命运?☆2017年英国坎迪尔历史奖大奖作品,入围2017

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
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史学的研究取向发生了变化。年鉴学派史学家们放弃传统年鉴学派对经济、社会和变化的研究,不再支持总体史学,他们收编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把注意力转向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底层和以前不被关注的方面,如边缘人群体等,到了80年代更转向了视个人为研究主体,以政治、饮食、服装、日常语言、身体等为研究主题的新文化史。《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in

《上学记》、《上班记》套装
《上学记》、《上班记》套装

这是去年2021年6月刚99岁去世的北京清华大学老教授何兆武先生的两卷口述回忆。作者何兆武,来自西南联大,一生翻译卢梭、帕斯卡尔、康德、柏克、罗素,与哲人在一起,以历史学家的阅历,回眸百年来学人、文化的变迁。从民国到共和国,从个人、家庭到国家⋯⋯上学的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上班的历史所、清华大学是什么样的?学生读什么?学者教什么?民国教育是什么样的?共和国的运动是什么样的?何兆武口述《上学记

聊出来的三国
聊出来的三国

这是一段通过聊天改变汉末三国历史走向的史实。本书通过对一场场聊天的细致描述和深入剖析,全景式地展现了曹操如何从能臣变成英雄,又如何从英雄变成奸雄,以及曹魏如何崛起又如何衰亡的过程。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定格了曹操一生的命运;一句“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明确了曹操创业的路线;一句“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扎下了曹魏事业的根基;一句“奉天子以令不臣”,再造了落寞的天子汉献

溯源中国
溯源中国

中原文明是如何崛起的?约公元前3500年后的千年时间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许多地区还邦国林立。那是个“满天星斗”的时代。到公元前1800年前后,二里头文明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了各区域的文明因素,最终崛起,开启了王朝文明的新时代。尧舜禹到底存不存在?尧舜禹时代在考古学上并非无迹可寻。晋南临汾发现的陶寺文化礼器丰富,社会结构复杂。这个高度发达却并不称霸的文化,让学者联想到夏代前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再度发力!向钱穆先生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致敬之作!打破时间壁垒,勾勒历代变法全貌!探寻中国两千多年来经济变革的得与失!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两千七百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人类的幸福不会长久停在一处。”借希罗多德之眼,探索人类兴衰背后的道理,读懂希腊文明的精髓。•回看“历史”现场,再现希波战争时期瑰丽复杂的地中海世界。•知名学者李强、刘津瑜、施展推荐。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称为“历史学之父”,他的著作《历史》是西方最早的史书,记述了公元前6—前5世纪希腊城邦和波斯帝国的一场大战,凸显了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古希腊思想通识课:

开国与幕末变革
开国与幕末变革

★日本史学家井上胜生经典力作,打破“西方先进、日本落后”的固有印象。本书鸟瞰东亚乃至全球,刻画幕府从繁盛走向崩塌的全过程。该书试图挑战一直以来“腐朽幕府对抗先进西方”的认知,重新挖掘幕末幕府、天皇、雄藩等历史角色,颠覆了传统学界对这段历史的评价。★重新挖掘幕末的真实面貌,才能理解日本的近代与当代。幕府迂腐软弱,日本最终不得已开国,走上明治维新的道路——针对幕末历史的这段经典

海东五百年
海东五百年

明清两朝的海东邻国——朝鲜王朝(1392-1910)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王朝?它是怎样逐步摆脱了前朝国教佛教的影响,转变成一个以程朱理学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教国家?这个王朝在漫长的五百年中,经历了哪些挑战与波折,又与明清两朝有过怎样的故事?本书将以14世纪晚期以来东亚与朝鲜内部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为线索,讲述朝鲜王朝自身以及它与明清两朝的往事。作者丁晨楠,女,1988年生,汉族,韩国延世大学历

从晚清到民国
从晚清到民国

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人文史观”一如“自然史观”,1840年的一场战役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潮流中的长河,尤需历时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书。唐德刚(1920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

中国史学为何重视叙事?中国史学如何影响中国叙事传统?中国史学何以孕育中国叙事理论?本书立足中国史学上关于『叙事』之术语、概念、命题的提出与运用,以相互关联的四部史学名著——《汉书》《汉纪》《后汉纪》《后汉书》为分析对象,从中国古代史学主干之皇朝史的叙事经验,窥探中国古代史书叙事重『事』、主『人』、寻『美』、用『意』之紧密结合的突出风格,揭示中国古代史书叙事之理论反思的路径和主流。朱露川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一九四九年两岸分治,此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家,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界局势的复杂变换。哈佛学者、前美国驻华外交官陶涵的这本《蒋介石与现代中国》,通过近几年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以及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