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知识一点通
中国古建筑知识一点通

作者早年曾应邀赴美国讲学,在八所大学进行演讲。针对在场的听众当场提出的许多问题,作者逐一回答。回到北京之后,作者将问答再做查阅,一一整理笔记,汇集了作者几十年来对全国各地古建筑进行考察的研究成果。本书即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而成。张驭寰(1926—2015),著名古建筑专家、建筑史学家。195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曾担任梁思成先生

功能探绎
功能探绎

本书前两章是对现代建筑运动之前的“功能—形式”范式的梳理。接下来,作者对德语地区现代主义时期所探讨的“使用目的”与“功能”、“实用性”、“客观性”与“功能主义”等进行了比较研究;解读了狭隘“功能主义”的虚构和泛滥以及“功能”概念的任意诠释和延伸。最后,基于“内容计划”,从“功能—空间”角度,作者对建筑中的设定内容及具体活动与空间组织、实用目的与空间美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001年5月起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在世界上已经形成热潮。这股风也吹到我国,但我们对它的基本理念其实还很隔膜。陈志华先生用自然优美、精确平实的笔调,从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民俗等多个角度,介绍了意大利近20个历史文化古城、数百幢古建筑和对它们的保护。读者在阅读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对意大利人民尊重文化、爱护古建筑的非功利性态度和科学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当前世界上关于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古城的主流理论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

《东京的空间人类学》(東京の空間人類学)是日本学者阵内秀信于1985年写就的一本著作。该书不仅取得了不俗的销量,还荣获了当年的“三得利学艺奖”(相当于“日本的年度最佳图书奖”)。而以它为代表的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一系列关于东京城市空间的著述,在日本大众传媒界掀起了所谓的“东京论”热潮。这股潮流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衰退。阵内秀信,建筑史学家、日本法政大学教授。译者:刘东洋/郭屹民

朗讀違章
朗讀違章

都市夾縫空間中的人情與氣息--當代亞洲都市裡的隱匿秩序,來自日常最自然需求的紋理「違章建築」是從都市夾縫中長出來的庶民生活體現,它是人民的建築,勾勒出底層常民真實生活的紋理;它也是與人民站在一起的一百種方式,是從人的身體與生活出發的延伸。它是非法的小革命,是暫時的、游擊式的,卻萌生處處從不曾休止。它是都市底層生命力的成就具型。由阮慶岳策展、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的「朗讀

图解绿色建筑
图解绿色建筑

沿袭经典畅销书《图解建筑构造》(BuildingConstructionIllustrated)的传统,程大金和伊恩。M。夏皮罗的新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释了可持续设计与建造的基本问题。按照由外到内的建筑设计原则,《图解绿色建筑/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参考书》涵盖了可持续性方方面面的内容,为设计真正的绿色建筑提供了基本框架与细节策略。书中解读了我们为什么需要绿色建筑、其背后

世界建筑3000年
世界建筑3000年

英国剑桥大学工程历史教授,著名工程师比尔▪阿迪斯集大成之作,带你穿越建筑艺术的浩瀚历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城市设计学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王其钧审定。随书附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托博士特为本书撰写《中国建筑(工程)发展简史》一册,为读者塑造具有全球视野的建筑史!《世界建筑3000年:设计、工程及建造》按年代排序分为9章,探索了上古时期迄今3000余年西方

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
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

随着我国园林建筑、仿古建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很多从业人员迫切需要了解古建筑基础知识。本书以宋《营造法式》、清《工程做法则例》、吴《营造法原》三本历史著作为基础,讲解古建筑中所涉及的常用名词,剖析古建筑构造的细节内容。体系清晰,层次分明,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自己需要了解的内容。全书共分八章:中国古建筑文化特征;中国古建筑台基与地面;中国古建筑木构架;中国古建筑屋面结构;中国古建筑砖墙砌体;

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
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

陈明达是湖南祁阳人。1932年经莫宗江介绍到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当刘敦桢助手,并参加考察古建筑,整理绘制资料。1935年提升为研究生。1940年,随梁思成、刘敦帧考察西南地区40余县的古建筑。1942年参加彭山崖墓发掘工作,并绘制了崖墓的地形图和墓葬的建筑结构图。1944年在重庆任中央设计局研究员,1945年参加重庆道路网及分区规划设计工作,1946年任陪都建设委员会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设计

破土
破土

也许,我们从没有想过建筑可以是一个叙述载体,一个疗愈空间。李布斯金的建筑作品,回归地域、文化、族群、个人的历史,聆听石头的声音,讲述流动的时间故事。倾斜的地板、不成直角的墙角,圆弧的屋顶、由罅隙倾泻而下的光、无尽反射的水晶体,没有一个空间不让人驻足反思——从刻满世代伤痕与哀悼气氛的柏林犹太博物馆,到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旁的螺旋体,拆解冲突本质的帝国战争博物馆,重现画家密闭幽室的努斯鲍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