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姜涛
  • 分类: 诗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返回历史“现场”,将文学放置在与时代政治、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的多重关联中去考察,成为一种普遍的研究倾向。在学科空间不断扩张的同时,如何将外部的关联性视域内在化,把握“现场”背后之历史的“问题结构”,让文学经验与历史认知能破除各自固化的结构,相互激荡,则是需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本书的四编,处理了不同的问题面向,但始终贯穿了上述方法论的自觉:*编尝试在文学史与社会史错综的视野中,把握新文学作为一种特定实践,如何参与、建构历史的进程;第二编以早期新诗为对象,通过对出版、阅读、评价、文学史叙述等多个环节的考察,呈现新诗发生的历史与文化机制;第三编聚焦于现当代诗与现当代历史进程的关系,探讨20世纪的新诗在回应特定文化政治命题时展现的形式活力;第四编转向学科史的回顾,通过反省以往的研究范式,探讨重构一种新的研究视野的可能。

姜涛,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新诗及中国现代文学。出版有专著《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巴枯宁的手》《“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图本徐志摩传》,编著《20世纪中国新诗总系》(第一卷)、《北大文学讲堂》,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等。另,出版诗集《洞中一日》《我们共同的美好生活》《鸟经》等,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东荡子诗歌批评奖”等。

目录:前言
第一编 文学史与社会史
第一章“菜园”体验与五四时期文学“志业”观念的发生:叶圣陶的小说《苦菜》及其他
一 何为理想的“志业”
二 “新村主义”视野中的“菜园”
三 审美化的“劳动”观
四 “劳动”与文艺经验的发生
第二章 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沈从文早年经历的社会学再考察
一 在“那么一个公式”之外
二 “酉西会馆”与“沙滩公寓”
三 “在井底仰望星空”
第三章 革命动员中的文学和青年: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青年》的文学“批判”谈起
一 “文学运动”还是“实际运动”
二 什么样的知识最紧迫
三 “为他人”还是“为自己”
四 从“诗的生活”到“方程式的生活”
第四章“重写湘西”与沈从文40年代的文学困境:以《芸庐纪事》为中心的讨论
一 战时湘西:地方与国家关系的重建
二 文体的“综合”抑或“内爆”
三 “怎么写”与“怎么活”
四 一个不断延宕的“问题结构”
第二编 重审新诗的发生
第五章 “起点”的驳议:新诗史上的《尝试集》与《女神》
一 两本“同步”发生的新诗集
二 从“共时”的对峙到“历时”的进化
三 新诗发生内在张力的消除
第六章 早期新诗的"阅读问题”
一 作为一种阅读时尚的新诗
二 读者分类与新诗的“阅读程式”
三 从《三叶集》到《女神》
第七章 开放“本体”与研究视野的重构:以“《星期评论》之群”为讨论个案
一 《星期评论》与国民党人的文化参与
二 “政治场”与“文学场”的混杂
三“超现实”的说理空间
第三编 现代诗的形式与历史
第八章 小大由之:谈卞之琳四十年代的文体选择
一 卞之琳的“小”与“大”
二 诗人心智的战时“成长”
三 “山山水水”的螺旋铺展
四 诗与小说
第九章 冯至、穆旦40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
一 个体泛音背后的社会性基音
二 不断碎裂的“我”与“我们”
第十章 句群中的“巨兽”:《致敬》与90年代诗歌意识的生成
一 文本分析的社会学可能
二 闯入诗歌的“巨兽”
三 混杂的语言
四 箴言与废话
五 当困境成为了“知识”
第十一章 “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
一 柏桦《水绘仙侣》与“史记”系列
二 西川《万寿》
三 萧开愚《内地研究》
四 欧阳江河《凤凰》
第四编 学科史的视野
第十二章 “一二·九”“新启蒙”与王瑶先生的学术起点
一 “一二·九”运动中的王瑶
二 唯物辨证的批评方法
三 “新启蒙”的文化构想
四 在“一二·九”的延长线上
第十三章 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四则
一 “重新研究”的方法和意义——读《革命的张力》
二 “大文学史”与历史分析视野的内在化
三 在四五十年代革命的视野中看当下文学的感受结构
四 文学的内外:有别于“方法”
第十四章“重写文学史”与90年代文学研究的进展
一 作为事件的“重写文学史”
二 “重写”的延伸与展开
三 “反思现代性”的讨论
四 新的“批评空间的开创”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