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视角与研究进路对于任何学科都不可或缺,公共行政学也不例外。许多现代公共行政思想,早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前就得以萌生,将其加以理论化、体系化却是近百余年来的事。作为理解公共行政实践的基础,公共行政理论对于各国行政改革实践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基于此一观察并出于学术使命的推动,本书致力于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进行梳理。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公共行政学的源头一般回溯至1887年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一文的发表。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历史探究远未成为“时尚”,但对于像公共行政学这样一门经常出现“身份”危机的学科来说,高质量的理论史研究,实乃学科发展之根基。本书以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和行政国家的兴起为背景,以西蒙-沃尔多争论为主线,以民主理念与理性官僚制之间的内在张力为主题,梳理百余年来公共行政学演进的内在逻辑、精神价值及其对行政实践的影响,“以论证史”、“以史明道”,...

(展开全部)

历史的视角与研究进路对于任何学科都不可或缺,公共行政学也不例外。许多现代公共行政思想,早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前就得以萌生,将其加以理论化、体系化却是近百余年来的事。作为理解公共行政实践的基础,公共行政理论对于各国行政改革实践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基于此一观察并出于学术使命的推动,本书致力于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进行梳理。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公共行政学的源头一般回溯至1887年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一文的发表。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历史探究远未成为“时尚”,但对于像公共行政学这样一门经常出现“身份”危机的学科来说,高质量的理论史研究,实乃学科发展之根基。本书以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和行政国家的兴起为背景,以西蒙-沃尔多争论为主线,以民主理念与理性官僚制之间的内在张力为主题,梳理百余年来公共行政学演进的内在逻辑、精神价值及其对行政实践的影响,“以论证史”、“以史明道”,以期推进公共行政学科的学术传承与累积性发展。

颜昌武,男,湖北监利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雪城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访问学者(2017.7-2018.7)。曾供职于武汉市硚口区委办公室,现任教于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要从事行政学理论研究、基层治理研究。出版译著《公共行政学百年争论》(与马骏教授合作编译)、《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