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牛顿赵振江
  • 分类: 经典

伊萨克·牛顿(1643—1727),英国科学家,其科学成就遍及物理学、数学、天体力学的各个领域,他建立的经典力学的公理体系为整个近现代科学大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本书中,牛顿遵循古希腊的公理化模式,从定义、定律(公理)出发,导出命题;在探讨具体的问题(如月球的运动)时,他把从理论导出的结果和观察结果相比较而得出结论。本书开篇为“定义”,交代了与物质的量和力相关的八个重要定义;紧接着,本书阐述了九个“公理或运动的定律” ,包含了著名的运动三定律。本书的主体部分为“论物体的运动”与“论宇宙的系统”,牛顿在论述中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由此研究了地球的形状、月球的运动等。本书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集大成之作,在物理系、数学、天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生于林肯郡。 在天文学方面,1672年牛顿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还解释了潮汐的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朔望月有关,而且与太阳的引力也有关系;另外,牛顿从理论上推测出地球不是球体,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并由此说明了岁差现象等。在物理学上,牛顿基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建立了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数学上,牛顿创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并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牛顿发现白色日光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并制成"牛顿色盘";关于光的本性,牛顿创立了光的“微粒说”。 在牛顿的著作《自然科学原理》中,他用数学解释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天体运动的现象。

目录;定义公理或运动的定律第一卷 论物体的运动 第Ⅰ部分 论用于此后证明的最初比和最终比方法 第Ⅱ部分 论求向心力 第Ⅲ部分 论物体在偏心的圆锥截线上的运动 第Ⅳ部分 论由给定的焦点,求椭圆形、抛物线形和双曲线形轨道 第Ⅴ部分 论当焦点未被给定时求轨道 第Ⅵ部分 论在给定的轨道上求运动 第Ⅶ部分 论物体的直线上升和下降 第Ⅷ部分 论求轨道,物体在任意种类的向心力推动下在其上运行 第Ⅸ部分 论物体在运动着的轨道上的运动及拱点的运动 第Ⅹ部分 论物体在给定表面上的运动及摆的往复运动 第Ⅺ部分 论以向心力互相趋向的物体的运动 第Ⅻ部分 论球形物体的吸引力 第ⅩⅢ部分 论非球形物体的吸引力 第ⅩⅣ部分 论极小物体的运动,它受到趋向任何大物体各个部分的向心力的推动第二卷 论物体的运动 第Ⅰ部分 论所受的阻碍按照速度之比的物体的运动 第Ⅱ部分 论所受的阻碍按照速度的二次比的物体的运动 第Ⅲ部分 论所受的阻碍部分地按照速度之比且部分地按照速度的二次比的物体的运动 第Ⅳ部分 论物体在阻力介质中的圆形运动 第Ⅴ部分 论流体的密度和压缩及流体静力学 第Ⅵ部分 论摆体的运动和阻力 第Ⅶ部分 论流体的运动及抛射体所遇到的阻力 第Ⅷ部分 论通过流体传播的运动 第Ⅸ部分 论流体的圆形运动第三卷 论宇宙的系统 研究哲学的规则 天象 命题 总释 主题索引注释人名对照表地名对照表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