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城镇保护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

据日本柏书房1981年版译出:本书阐述了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关于建筑物的保护、修复、设计等具体手法,以及文化城镇保全运动开展工作的方法等

历史遗珍·山西古代建筑六十例
历史遗珍·山西古代建筑六十例

中国早期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西,现存大量的山西古代建筑遗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山西古代建筑特征鲜明,堪称我国古建筑的楷模,其形式、构造、布局、历史等无不深具参考学习与发掘价值。本书精选了山西省最具代表性的60则古建筑实例,按照其所处方位依次展开叙述,图文并茂地全面解读了山西古代建筑的建造历史与文化内涵,以便于大众深入细致地了解山西古代建筑。《历史遗珍·山西古代建筑六十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第2版)》作者在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试图全面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并以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或整合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城市,既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新区开发时,对地

历史街道精细化规划研究
历史街道精细化规划研究

作者通过分析上海历史街道风貌的多元成因,深入研究典型区域,从空间肌理与建筑特征等视角解析其多样性,追溯历史街道保护与更新的理念、制度与实践的演变,提出聚焦“微观治理”的精细化规划体系,为建构迈向基于有机更新目标的城市规划作出重要贡献,为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前瞻性、示范性的思考与实践,为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管理、历史保护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城市建设管理者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引。伍江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上海城市保护的实践》主要内容:为编制好保护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专门组织了课题组,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景观处牵头,各相关处室参加,邀请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对规划的总体构思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组首先对法、英、意、德、日等在历史风貌保护方面最有经验且保护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的保护制度进行了仔细分析,对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整体性保护理论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

这是一本关于门的书。关于史前圣所、埃及、希腊和罗马神庙、中世纪教堂、要塞、宫殿和别墅的入口,关于它们的特殊之处以及我们人类如何赋予它们意义和象征意义。门槛是一种混合体,是两个现实之间的一个瞬间,是两个世界和两种存在状态之间的边界。门是与变化和进化相联系的,它们可以是联结梦与暮色、光与影的纽带,也可以是从生到死、从无知到智慧的通道。本书也是一篇篇叙事性文章,它们打开了许多门,通过文化

走在历史的记忆里
走在历史的记忆里

本书从大量珍贵资料中选取一些精彩的图文汇编成册,能帮助读者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南京路,展现它的兴起、成长、盛衰和荣辱;发现她历久弥新的魅力,并进而重新认识上海这座百年大城市。书后的详尽附录包括南京路大事记、20世纪40年代末南京路店铺分布详图和南京路商业网点现状一览,为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对从事研究者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一辑)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一辑)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一辑)》的出版是为贯彻落实新时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新要求、新理念,引导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正确方向的重要举措。2019年至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专委会和中规院面向全国开展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的征集和评选工作。评选分名城类、街区类分别开展,考虑到绝大多数案例不会在每个方面都突出,但可以从不同方面为保护工作提供借鉴经验,因此评选过程

中国的宗教系统及其古代形式、变迁、历史及现状
中国的宗教系统及其古代形式、变迁、历史及现状

本书共6卷,作者以田野调查与经典文本(以中国古代典籍为主)相结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和中国学结合的观念和方法展开叙述,从西方角度对中国本土宗教进行了相当全面的介绍,包括丧葬礼仪、古代死亡与灵魂的观念、坟墓制度(帝王陵寝、义冢及各地民间坟茔)、丧葬方式、居丧习俗、风水、灵魂与祖先崇拜、投胎转世观念、鬼神观念、驱鬼辟邪习俗及仪式、神职人员等等各个方面。内容极为翔实、系统,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同时也具有一

历史与宗教之间
历史与宗教之间

《历史与宗教之间/人文书系》收集了蒲慕州曾在不同期刊、书籍中发表的历史学研究短文。书中收集了大量珍贵史料,并认真检讨材料的真实性,讨论材料的限制,充分反映了作者在研究中的关注重心。对于作者蒲慕州而言,《历史与宗教之间/人文书系》是个人学思历程的记录;而对于学界而言,则是一个世代中学术潮流的一些具体反映。作者呈现了极具开放性的观点和态度,给读者留下了充分自主的理解空间。蒲慕州,教授,美国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

本书内容包括:历史的遗产、“大改革”时期的教会改革、亚历山大三世时期的教会政策、教会革新运动、教会改革的历史思考等。戴桂菊,女,1965年生,山东济宁人,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教授。1988年获北京外国语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苏联国情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9年10月,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在专著《改革与革

世界观的历史
世界观的历史

在康德之后的思想言说中,世界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本书从神学、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阐明了世界观概念在这些学科中的发展,同时也对世界观概念进行了神学和哲学的反思。本书已经成为世界观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