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案例
现代建筑设计案例

本书是对现代运动的一次敏锐而富于教益的重估,写作思路清晰而充满活力,适合于学生与建筑学从业人员阅读。它着眼于特定的建成作品以凸显现代主义的问题及其丰富的可能性。作为全面的比较研究,本书从1927年斯图加特的住宅展开始。作者对现代建筑及其建筑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公认的领军人物的作品,例如柯布西耶和密斯,而不知名的人物如陶特和莱维伦茨也获得了同等程度的关注。每个案例研究涉

前期设计 实践建筑策划的11个条件 小野田泰明 建筑改变日本 日本知名现代建筑大师建筑计划学建筑设计 普利兹克奖伊东丰雄力荐
前期设计 实践建筑策划的11个条件 小野田泰明 建筑改变日本 日本知名现代建筑大师建筑计划学建筑设计 普利兹克奖伊东丰雄力荐

前期设计可说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展现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整合及方法,对于中国建筑学习和从业者而言,非常值得参考。本书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解了前期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方法,相关理论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视点与方法,也可作为建筑设计的方法,其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时代在空间场域、行为计划和文化知识之间,有了最传统和最激进的辩证和想象

现代建筑理论
现代建筑理论

《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第2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博士学科点基金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了建筑哲学思想与建筑设计方法论两大范畴,共有20章,包括:当代西方建筑理论的进展;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建筑美学;建筑思潮;建筑符号学;建筑现象学;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建筑类型学;当代西方建筑形

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

本书是对20世纪的建筑及其起源的一次全面审视,1980年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赞誉,从而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1985年本书再版时,作者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增添了新的内容。此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充,补充了最新的内容,并对当前特别重要的领域和论点进行了考察。本书的参考文献部分也经过重新审订和扩充。本书资料翔实,涵盖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第2版)》是一本专论200多年来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发展的书。作者从浪漫主义、复古主义、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等方面论述了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变化和形成过程,并详述了各种文学艺术思潮对它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第2版)》内容丰富、创见较多,是一本研究现代建筑的重要参考书。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对1982年第一版进行了全面地修订和重新编写,大大地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国外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的建筑文化

现代建筑语言
现代建筑语言

现代建筑语言,ISBN:9787112070244,作者:(意)布鲁诺·赛维(BrunoZevi)著;席云平,王虹译

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
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

此书聚焦于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的西方,正值“现代”运动的兴起和“现代”概念的普及,它们在建筑和设计艺术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伴随着两种对比风格——新艺术与国际风格的出现,建筑与设计领域中举世瞩目的创新犹如百花争妍。在本书中,作者追溯了建筑与实用艺术中现代理念的起源,用近两百帧精选插图,将一个常常令人困惑的时期用崭新的视角清晰地呈现出来。此书既是作者另一本经典著作《现代设计的先驱者》的姊妹版,又更为

图解现代建筑要素
图解现代建筑要素

本书探讨了现代建筑要素与其多样化的物理、社会、文化以及环境文脉的相互呼应关系。书中所研究的50座著名建筑均建于1950年之后,借助照片、文字描述、虚拟现实体验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力图为读者提供对每座建筑的简明分析。更为难得可贵的是,我们在书中会看到非常珍贵的剖面图和分析图。虽然对这些著名建筑的解读可能早就有先人之见,有些甚至已经深入人心,但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打开思路,对既有的解读提出质疑。

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

本书是对世界现代建筑的一次全面审视,是国际著名建筑师、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成名作,1980年问世以来即获极高赞誉,被称为现代建筑发展史的经典之作,多次再版。2004年,三联书店曾出版该书第三版中译本,深受读者欢迎,亦多次重印。在此第四版中,作者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增补一章,从地形、形态、可持续性、物质性、人居及公共形式等六个方面分析世界建筑在近三十年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