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
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

图根德哈特对现象学和分析哲学都有精深的研究,长期致力于以语言分析的方法解释基本的哲学问题,本书是他的最新著作。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人类语言的述谓结构出发,详细而富有启发性地阐释了说“我”、合理性、责任能力、好、看重自己、承认以及自我主动化等重要的人类学特征,充分说明了自我中心性以及各种情绪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总是看重自我,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从而必定是忍受它所带

灵知派与神秘主义
灵知派与神秘主义

本书是一部西方神秘主义简史。作为西方文化的伏流,西方神秘主义在西方历史和西方现代政治经济文化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当西方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基督教的衰落,兴起了灵知派的现代类比思潮(从浪漫派到现代的沃格林等),灵知派研究渗入现代西方学术的诸多领域。作者杰拉德•汉拉第,爱尔兰人,是宗教哲学研究专家,曾任都柏林大学哲学系教授,已退休。除了这本《灵知派与神秘主义》,他还著有《启蒙时代的哲学家:

修道主义的兴起
修道主义的兴起

本书追溯了从沙漠教父到中世纪早期,亦即4世纪到7世纪基督教修道主义的发展轨迹,考察了基督教修道主义的兴起及其在西方的发展演化。书中还详细研究了基督教修道主义在社团组织、修道会规、禁欲苦修、男女性别、地理区域等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玛里琳·邓恩(MarilynDunn),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研究旨趣涉及死亡、修道等宗教议题,除本书外,还著有《597-700年间盎格鲁-撒克逊

克服历史主义
克服历史主义

本文集收入上世纪德国著名神学家特洛尔奇的两篇长文《新教对现代世界形成的意义》《历史主义及其克服》,并围绕相关论题收入19世纪史学家兰克的《<历史上的各个时代>(1854)序言》,以及候斯在1932年出版的《历史主义的危机》,和施密特的《德国历史主义与走向议会民主制》。整个文集的核心关注点就是历史主义思潮及其后果对人类文明造成的普遍危机。本书是编者若干年来持续努力的一部分。如果说之前编的《西

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
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

对道教的学术研究兴起于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这百余年的传统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渐被固化为迷信、愚民实践、缺乏宗教传统的神圣性及缺乏原创性等,这些刻板的印象严重低估了道教的文化价值。本书从观念史的视角入手,聚焦于神秘主义、身体、不死这三个核心概念,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世界出发,诠释了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后的理路。这种“同情理解”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弥合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当代中国宗教卷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当代中国宗教卷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当代中国宗教卷》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宗教观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宗教社会性质与社会作用;当代中国宗教现状研究等四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当代中国宗教的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顾问。自1953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长期从事哲学、西方哲学史和宗教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亚苏非主义史
中亚苏非主义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本书探讨了中亚苏非派的三大教团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与游牧民族或地方政权的关系,分析了苏非主义在中亚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张文德,男,汉族,1965年12月生,江苏兴化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古代史和中亚史的研究。

资本主义发展与民主
资本主义发展与民主

《资本主义发展与民主》考察了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关系,或更准确地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与民主统治形式长期命运的关系。我们将审视已有的研究,提出新的理论框架,这个新框架能够对以往研究成果中显而易见的矛盾做出解释,并用三组广泛的历史比较来试验该框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以及中美洲国家和加勒比岛国。DietrichRueschemeyerisaBrownprof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

本书试图来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书中的基本假设是,民族主义是这个世界的根基。要想理解这个世界的意义,就非得阐明民族主义不可。本书所用的“民族主义”是总称,它包括民族认同(或民族性nationality)与民族意识,以及基于这二者的集合体——民族——相关的现象;它偶尔也用来指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所依托的明确的意识形态,但除非特别说明,它与民族爱国主义的政治行动主义仇外变种无涉,虽然人们经常

资本主义的未来
资本主义的未来

【作品看点】★“全球顶尖思想家”从道德角度解剖撕裂人类世界的三大鸿沟本书深入解析了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地区、阶层和国家之间的三大鸿沟。这些鸿沟分化人的归属感,消除共同的道德观念和身份认同,弱化群体间的互惠义务关系,打破人与人的相互信任,日益加剧社会的撕裂程度。★政治中间派的务实之作从家庭、企业、国家和世界四个层面诊疗资本主义困境摒弃意识形态之争,从作者及其家

民族与民族主义(第二版)
民族与民族主义(第二版)

本书从社会根源来阐释民族主义,认为民族主义的社会根源在工业社会组织中。盖尔纳教授认为,一个以富裕和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社会,依赖于创新、职业流动、大众传媒、全民识字和共同的、标准的习语教育,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身份是由文化决定的,所有这些都改变了文化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社会的运行依靠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与某种文化联系在一起,并受到与认同这种文化的国家的保护。“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的原则要求文化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