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 (增订版)

【编辑推荐】学术界一直热衷于谈论中国的近代转型,既为转型,免不了除旧布新。是否“传统”即意味被摒弃的“旧”,“近代”则是解决之道的“新”,“近代”与“传统”一定截然对立?是否“近代的”一定等于“西方的”?作者通过十余篇论文,拨开历史的迷云,在史实的厘清中,也论述了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本书囊括从咸同时期到民国时期,涉及太平天国、科举制度、近代军阀、对外通商、义和团等重要历史事件,以及

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国
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国

作者认为本书“可能是最先描述晚清中国海洋史整体的书籍”。本书尝试将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华南沿海的贸易、海盗、船难、秘密会社与叛乱、征税、移民等问题都放在“海洋史”的主题下加以讨论。书中集中讨论了四个问题:⑴“近代”之始;⑵沿海贸易的实际状况和贸易秩序的构建;⑶华南沿海地区社会管理的情况;⑷英国在中国近代所扮演的角色。全书将晚清华南沿海地区的许多问题加以专题性的讨论,最终要证明:正是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收入日本著名史家石川祯浩近十余年的重要论文,集中反映他对近代中日思想交流史和早期中国共产党史的新思考,在广泛调查史料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历史现象和具体细节进行缜密分析与考证,以期揭示和探讨中国近代历史的多重面相。石川祯浩一贯主张采纳更宽阔的研究视野,充分考虑日本和西方(包括苏联及第三国际)的影响,从与世界性的思想流通、影响及运动之相互关系的角度着眼,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本书收作者对近代中国自太平天国至辛亥革命时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的系统论述和细致分析。首篇即从思想角度剖析,太平天国为何“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指出农民革命战争诸多规律性现象、慨乎言之,深意存焉。其后数篇乃对戊戌变法维新思想和人物的详尽分疏,于康有为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策略,评价甚高。此外,对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特殊地位,章太炎的民粹主义的突出思想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

本书通过对于李卓吾和阳明学的阐释,对于中国前近代不同于西方的路向进行了辨析,认为“在中国思想中存在着不同于欧洲思想史的展开的中国独自的思想史的展开”,反对一般常见的、以欧洲的历史展开和价值观为基准的西方中心论历史观,从而在中国内在的思想理路中寻找中国的“近代”及其“屈折与发展”;他还打破了在日本通行的对于李卓吾童心说是个人主义表现的肤浅说法,把李卓吾晚期的复杂思想,特别是佛教思想在他身上的独特体现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

近代冀鲁豫乡村
近代冀鲁豫乡村

本书是一部研究近代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乡村社会的专著,共分五个部分,即乡与村的社会结构、市镇的勃兴、农业自然资源和粮食生产、手工业与乡村经济、田赋和徭役,运用档案、方志、中外文研究成果及大量社会调查等丰富资料,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近代冀鲁豫乡村社会,在理论上形成了一种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村经济的模式,具有独创意义。不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认识国情、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

近代上海饭店与菜场
近代上海饭店与菜场

《近代上海饭店与菜场》将饭店放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里,研究其与上海城市发展、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生活的关系。具体来说,近代上海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吸引了众多中国各地人口和许多外侨,因此也汇集了各帮饮食风味,并传入了西餐。中西饭店的分布区域随城市的发展而扩张,随城市商业区的转移和城市不同功能分区的形成而向租界繁华区域集中。饭店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空间,为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和娱乐提供了

日本近代建筑
日本近代建筑

★一幅描摹日本近代建筑的尝试、困惑与成就的壮阔绘卷★厘清日本近代建筑复杂脉络,概览各建筑流派发展历程及核心理念★收录250余幅珍贵照片、设计图及信息图表★日本著名建筑家、建筑史学家藤森照信经典代表作………………………………【内容简介】日本近代建筑历经对西方建筑的粗劣模仿、英法德御聘建筑家的引领、日本籍建筑家的诞生与觉悟,才最终走向世界前列。

清华大学近代校园规划与建筑
清华大学近代校园规划与建筑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是对清华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历史研究。本部分共10章,前9章分别论述从建校早期、清华学校时期到国立大学时期,以及侵华日军占领时期和抗战胜利后复校时期等阶段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标志性建筑和建筑师的贡献,综合讨论清华校园空间的若干特点以及近代校园建筑的建筑艺术、结构形式和构造细部等问题。最后一章简述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的清华校园发展概况及其与近代时期的关联。中编汇集了部分

重庆近代城市建筑
重庆近代城市建筑

素色,一叶儿红,密密疏疏钢笔线条从面前延伸而去,渐隐入山城的雾气里,凝练浑厚的笔画垒砌成方块字淡然纸上。《重庆近代城市建筑》作为历史、人文、艺术不可或缺的原创著作,早在选题之初就被重庆新闻出版局列为重庆市重点出版项目。作者历经近30年收集整理,500幅精彩的钢笔素描与建筑平立面图相结合,演绎了重庆晚清、民国时期至1949年城市中遗存至今和已经消失了的各类建筑物千姿百态的丰富造型,山地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