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祝贺
  • 分类: 建筑

城市更新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而城市设计作为引导城市发展的主要方法早已摆脱了单纯的美学控制功能,走向更加广泛的公共政策范畴。然而当前我国的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仅围绕功能、产权和容量等要素进行建构,城市设计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使得城市更新的空间质量、过程效率、多元价值难以得到保障。城市设计治理理论的出现为破解这一局限提供了新的思路,城市设计治理旨在建立政府、专家、投资者、市民等多元主体构成的行动与决策体系,利用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治理工具来应对城市设计运作这一颇存争议的复杂系统。

本书对于城市设计治理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理论意义在于推动设计治理理论从普遍建成环境领域向城市更新这一特殊领域拓展,而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找到一条城市设计治理与城市更新治理协同推进的路径,完善我国长期以来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短板,使城市设计从管...

(展开全部)

城市更新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而城市设计作为引导城市发展的主要方法早已摆脱了单纯的美学控制功能,走向更加广泛的公共政策范畴。然而当前我国的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仅围绕功能、产权和容量等要素进行建构,城市设计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使得城市更新的空间质量、过程效率、多元价值难以得到保障。城市设计治理理论的出现为破解这一局限提供了新的思路,城市设计治理旨在建立政府、专家、投资者、市民等多元主体构成的行动与决策体系,利用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治理工具来应对城市设计运作这一颇存争议的复杂系统。

本书对于城市设计治理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理论意义在于推动设计治理理论从普遍建成环境领域向城市更新这一特殊领域拓展,而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找到一条城市设计治理与城市更新治理协同推进的路径,完善我国长期以来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短板,使城市设计从管理控制模式向综合治理模式延伸。

本书首先对中英城市更新运作环境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回溯,以把握中英城市更新当前所处阶段的特点和未来走向。接着从作用层面和主体性质两个维度对中英城市更新中具有城市设计治理性质的正式与半正式实践进行广泛对比。基于现有按照介入程度划分的城市设计治理工具分类方法,对中英相关实践从工具角度进行分析,对不同城市设计治理工具在城市更新中的使用方式进行归纳。评价各类城市设计治理工具在两国城市更新中的运用情况,得出工具在不同政治和社会运作环境中使用方法上的异同,以及在一般城市建设领域和城市更新领域中使用时存在的差异。并从普适的角度进一步构建城市设计治理作用于城市更新的方法体系,总结不同城市设计治理工具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尺度、作用层面、作用模式、使用主体、主体优势,探索城市更新中不同治理工具间的互补关系。

此后,抛开中英背景,回归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的本源,构建从传统狭义城市设计向广义城市设计治理活动发展的理论模型,从治理能力层级的角度,解释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领域治理体系所具有的一致性和互补性。最终,返回现实运作环境,提出“以国家推动为重要前提,地方分类探索为主要工作,少数发达地区试水市场和精英共同推动”这一面向我国国情的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治理复合路径。

祝贺,清华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北京建筑大学城市规划系讲师。曾赴伦敦大学学院开展访问研究,合作导师为英国城市设计领域著名学者马修·卡莫纳教授。

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管理与治理、城市更新制度与政策、城市治理理论。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参与出版《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城市设计治理:英国建筑与建成环境委员会(CABE)的实验》《设计城市:基础一原则一实践》等专著或译著6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