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冷成金
  • 分类: 经典

《论语》中蕴含着完备的价值建构思想系统,但这需要我们透过《论语》的“日常化”语言来进行开凿整理才能发现。这一过程复杂而曲折,即使经过两千多年的阐释,我们对于其中的某些最深层的含义,也可能仍然处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状态,孔子的内在亲证的价值建构思想就是其一。 作者对《论 语》文本进行系统、充分的阐释,深入开凿《论语》的思想文化精神,提出了许多不同于前人的新观点,对于孔子的思想、论语的精神做出了新的解释,认为《论语》中蕴含着孔子的内在亲证的价值建构思想,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在价值建构中的表现形式是人的自证,人的自证与悲剧意识的兴起是价值建构活动的一体两面,中国文化具有最彻底最纯净的悲剧意识;以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之“情”为起点,为核心,以“命”为归宿;从个体情感出发,以“知命”为人的归宿,是中国人情理交融的生存方式,也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合一,即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以历史实践为本体,以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为主导,儒学完成了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开放的价值体系的建构。

《论语》中蕴含着完备的价值建构思想系统,但这需要我们透过《论语》的“日常化”语言来进行开凿整理才能发现。这一过程复杂而曲折,即使经过两千多年的阐释,我们对于其中的某些最深层的含义,也可能仍然处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状态,孔子的内在亲证的价值建构思想就是其一。 作者对《论 语》文本进行系统、充分的阐释,深入开凿《论语》的思想文化精神,提出了许多不同于前人的新观点,对于孔子的思想、论语的精神做出了新的解释,认为《论语》中蕴含着孔子的内在亲证的价值建构思想,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在价值建构中的表现形式是人的自证,人的自证与悲剧意识的兴起是价值建构活动的一体两面,中国文化具有最彻底最纯净的悲剧意识;以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之“情”为起点,为核心,以“命”为归宿;从个体情感出发,以“知命”为人的归宿,是中国人情理交融的生存方式,也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合一,即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以历史实践为本体,以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为主导,儒学完成了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开放的价值体系的建构。

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文学与文化的张力》、《隐士与解脱》、《古道酣歌》、《读史有学问》、《读懂中国智慧》等,在《文学评论》、《东方学》(韩国)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人的内在亲证与价值建构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