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肉身
图像的肉身

编辑推荐:《图像的肉身》从“可见性”的角度对肉身的解读,不仅是对概念本身的梳理与明析,更是对梅洛-庞蒂感性哲学的进一步深化,尤其通过对新的观看方式的描述、以独到的艺术视角对图像在当代文化中特殊地位的分析,一步步呈现出由艺术到政治、渗透于生存经验之中的肉身哲学亦即对存在之境的敏锐体悟。本书从现象学的视角对于图像文化的反省非常独特,深刻又轻盈。内容简介:在梅洛-庞蒂后期哲学中有

图像 声音 运动
图像 声音 运动

本书是目前影视学专业在校生的必读教材,被视为电子传播媒介及电视、电影专业学生的《圣经》。该书从美学的视觉元素——光、空间、时间/动作和声音,以及这些元素在电视、电影中的实际运用入手,探讨影视制作美学的应用规律。泽特尔,现任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广播电视和电子传播艺术系教授,主讲影像制作和媒体美学。在加盟旧金山州立大学之前,他曾就职于KOVR,并曾出任CBS旧金山分台KPIX的制作人兼导演

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规格:385×300毫米内文:75克仿古轻型纸页数:35页装帧:筒页线装出品:读库本书源自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插图。原件已由林洙先生捐献给国家图书馆,为这次出版,林洙先生特意请国图翻拍了原作交由我们使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次印制出来的图案,其清晰度、还原度,已经远好于当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并获当

中国佛教图像解说
中国佛教图像解说

    每当我们在参观各种佛教寺院,或是在游览观赏各地佛教名胜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形象生动、造型逼真、千姿百态的佛、菩萨造像常会令我们叹为观止。本书分序说、诸佛部、菩萨部、观音部、诸天部、明王部、罗汉部等部分,对佛教图像的起源、种类,以及各种各样的佛教图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得读者对佛像这一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宗教艺术作品能有清楚的认识。

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丧葬与宗教文化
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丧葬与宗教文化

《入华栗特人墓葬图像的丧葬与宗教文化》首次将已知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运用图像细读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墓葬艺术与图像程序、丧葬文化与死亡观念、宗教文化与神祗护佑等三个方面,对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丧葬与宗教文化做了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

图像学研究
图像学研究

《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主编冯俊)是《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之一,书中包括了皮耶罗两组绘画中的人类早期历史、盲目的丘比特、时间老人、佛罗伦萨与意大利北部的新柏拉图主义运动、新柏拉图主义运动与米开朗琪罗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
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

《涅磐和弥勒的图像学》接受了先行者各种研究的刺激和启迪,以涅槃和弥勒图像为基轴,试图运用图像解释学的方法,探索佛教美术从印度到中亚的传播及变化。涅槃和弥勒,乍一看两种意义不同的主题相组合也许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但以这两者为基轴是有原因的。因为生死——涅槃的问题是佛教的中心思想,涅檗和弥勒的图像与此关系深厚。以佛教的根本概念涅槃为基础,以与其相关的“死”与“生(再生)”相联系的图像为主题,从结构上窥

贡布里希文集:图像与眼睛
贡布里希文集:图像与眼睛

这是一部有关图画再现心理学研究的论文集,引人注目而发人深省,是作者另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艺术与错觉》的有益补充。《通过艺术的视觉发现》介绍了透视问题;关于动作、表现、手势和运动的再现问题,关于视觉图像在信息交流中的地位问题,关于再现中的真实性标准问题,贡布里希教授将一位艺术史家的洞察力与知觉心理学家严谨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长久以来,《艺术与错觉》不但启发了艺术专业学生,也对科学家颇有启

象征的图像
象征的图像

《象征的图像》是E.H.贡布里希教授四卷本“文艺复兴艺术研究”的第二卷。在这本书中,贡布里希将研究的焦点放在了“视觉的象征主义”上。以“图像学的目的和范围”为开篇导言,其后是对波蒂切利、曼泰尼亚、拉斐尔、普森等大师的具体研究,并以对象征主义的深入的哲学研究结尾,证明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的观点在今天依旧焕发着生机。《象征的图像》不仅对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与思想的学者不可或缺,它本身对艺术史学科的

图像环球之旅
图像环球之旅

不同的国家与文化拥有怎样不同的图像观念?何种图像才可以行销全球?畅销图像的生产又将令艺术付出何种美学代价?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地缘、文化与权力之间构成了何种独特的张力关系?本书作者沃尔夫冈•乌尔里希立足于“艺术全球化”的研究视角,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的图像分析为基础,乌尔里希提出了一种视觉上的全球化观念,开启了一场图像环球之旅。在这场旅途中,他向我们呈现了看似相去

图像中国建筑史
图像中国建筑史

一本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机结构的入门读物。借助古建筑典型的实例照片和图解,阐释中国古建筑结构体系在三十个世纪中的发展及形制的演变——孕育并发祥于史前时期,发育并成长于汉代,成熟并逞其豪劲于唐代,臻于完美醇和于宋代,显现衰老羁直之象于明代初叶,直至面对现代化挑战的当代。这是一部不甚完备但却是独一无二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之所以“不甚完备”,是因为它写成于战乱中的1946年,四川宜宾偏远江村李庄。这部英文著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原创系列首作清理习见,改变思考古代图像史的方法集二十余年精粹,呈现总结“知识生成”研究路径与思想源流--传统美术史的概念需要不断更新,作品的概念可能也要不断改变,甚至放大。我有一种感觉,以后的学者可能只关注研究的问题是不是学术上的进展,而不太关注门类,即到底是社会学、哲学史、文学史,还是美术史。我的目标是促进整个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这些事